Yang Guang

Zur Person

Bekannt für Darsteller

Auftritte 5

Geschlecht Weiblich

Geboren am 1. August 1932

Verstorben am 15. Juni 2004 (71 Jahre alt)

Geboren in Beijing, China

Auch bekannt als

  • 楊洸
  • 杨洸
  • Yang Guang
  • Гуан Ян
  • Ян Гуан

Datenstand 

100

Genial! Das sieht gut aus!

Looks like we're missing the following data in zh-CN or en-US...

Anmelden um einen Fehler zu melden

Biografie

1932年8月,杨洸出生于北京一香书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酷爱文艺的杨洸,以优秀成绩考入华北大学音乐科,主攻声乐。毕业后分配到中央音乐学院任专业演员。由于她土生土长北京,说一口纯北京普通话,加上那双扑闪扑闪能“说话”的大眼睛,唱歌舞蹈之余,她还常常担任报幕、诗朗诵的角色。在抗美援朝的初期,杨洸随学院组织的“音乐列车”在东北的演出,让才气逼人的她在当地备受欢迎。

1950年由组织推荐参加设在北京的中央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学习电影表演专业,与她同期学习的还有从全国各地各文艺系统抽来的李亚林、张圆、叶琳琅、印质明、赵联、于洋、刘世龙等后来名诵一时的电影明星,杨洸与从部队来的庞学勤就是在学习班里相识后相爱。

在学习期间,杨洸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大型话剧《屈原》的演出,与赵丹、白杨、谢添等同台,她演婵娟一角。三年学习即将毕业时,杨洸被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借去拍故事片《无穷的潜力》,她扮演青年女工朱姑娘。演完这部银幕处女作,杨洸毕业分配进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55年,杨洸又一次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丹娘卓娅》,并征服了孙维世、吴天等主考官,而考入了留苏本科班。但前苏联专家鲁拉廖夫认为女演员最宝贵的是青春,出国学习5年会严重耽误她的才艺。出于特殊考虑,苏联专家建议她去报读刚建立的北京电影学院首届表演班,在国内直接接受前苏联电影专家们的教学。杨洸又一次坐进教室面对电影表演教育专家。

两年后毕业,她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她刚到长影厂报到,就接到八一厂的邀请,在反映抗美援朝志愿军空军英勇作战的故事片《长空比翼》中分饰两人:女主角杨华与女护士小郭。由于她在银幕内外的表现都十分突出,八一厂领导很赏识她,希望她能留下。但她二话不说,就奔回长影参加描写农民武装斗争的影片《心连心》的演出,与庞学勤首次夫妻合作,她演秀清,老庞演地下党员李文彩。两年后,在《烽火列车》上,夫妻俩再度联手,她演志愿军女战士苗景春,老庞饰演王书记。

在拍《烽火列车》前这段短短几年时间,杨洸相继拍了《海上神鹰》饰渔家女秀姑,在《钢珠飞车》饰农家女二妞,在《冰上姐妹》饰滑冰运动员王冬燕,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饰小翠。也正是由于她频频亮相银幕,频频出现在水银灯下,在她刚拍完《烽火列车》时眼睛就出现问题,经诊断为“尖端劳损性眼疾”并发展到“玻璃障体出血”。导致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时,小翠一角换上宋雪娟顶替。

就这样,一位本应大红大紫、冉冉上升的电影明星,因患眼疾而于上世纪60年代淡出影坛,日后又患上高血压与心脏病。由于身体欠佳,后期她的工作主要放在剧团招考学员和教学,还参与多部译制片的配音工作。

1986年,杨洸随时任长影厂副厂长的丈夫调到珠海工作。庞学勤任珠海市政协副主席,离休后仍关心珠海的影视文化事业。杨洸在市文化局退休后,过上安逸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杨洸虽然失去她一生挚爱的银幕,但她收获了家人对她一往情深的爱。在她备受病痛困扰的漫长岁月里,是丈夫庞学勤对她不离不弃,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夫妻相濡以沫,牵手走过半个世纪的艰辛与欢乐。让杨洸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都各自成才,大儿子庞好继承父母的衣钵,已成为独当一面的第六代导演,大儿媳东方闻樱是制片人又是影视明星;小儿子庞洋从事商贸,小儿媳刘铁君业余创作了好几个影视剧本。

2004年6月15日晚8点零8分,杨洸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珠海逝世,享年72岁。

1932年8月,杨洸出生于北京一香书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酷爱文艺的杨洸,以优秀成绩考入华北大学音乐科,主攻声乐。毕业后分配到中央音乐学院任专业演员。由于她土生土长北京,说一口纯北京普通话,加上那双扑闪扑闪能“说话”的大眼睛,唱歌舞蹈之余,她还常常担任报幕、诗朗诵的角色。在抗美援朝的初期,杨洸随学院组织的“音乐列车”在东北的演出,让才气逼人的她在当地备受欢迎。

1950年由组织推荐参加设在北京的中央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学习电影表演专业,与她同期学习的还有从全国各地各文艺系统抽来的李亚林、张圆、叶琳琅、印质明、赵联、于洋、刘世龙等后来名诵一时的电影明星,杨洸与从部队来的庞学勤就是在学习班里相识后相爱。

在学习期间,杨洸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大型话剧《屈原》的演出,与赵丹、白杨、谢添等同台,她演婵娟一角。三年学习即将毕业时,杨洸被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借去拍故事片《无穷的潜力》,她扮演青年女工朱姑娘。演完这部银幕处女作,杨洸毕业分配进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55年,杨洸又一次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丹娘卓娅》,并征服了孙维世、吴天等主考官,而考入了留苏本科班。但前苏联专家鲁拉廖夫认为女演员最宝贵的是青春,出国学习5年会严重耽误她的才艺。出于特殊考虑,苏联专家建议她去报读刚建立的北京电影学院首届表演班,在国内直接接受前苏联电影专家们的教学。杨洸又一次坐进教室面对电影表演教育专家。

两年后毕业,她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她刚到长影厂报到,就接到八一厂的邀请,在反映抗美援朝志愿军空军英勇作战的故事片《长空比翼》中分饰两人:女主角杨华与女护士小郭。由于她在银幕内外的表现都十分突出,八一厂领导很赏识她,希望她能留下。但她二话不说,就奔回长影参加描写农民武装斗争的影片《心连心》的演出,与庞学勤首次夫妻合作,她演秀清,老庞演地下党员李文彩。两年后,在《烽火列车》上,夫妻俩再度联手,她演志愿军女战士苗景春,老庞饰演王书记。

在拍《烽火列车》前这段短短几年时间,杨洸相继拍了《海上神鹰》饰渔家女秀姑,在《钢珠飞车》饰农家女二妞,在《冰上姐妹》饰滑冰运动员王冬燕,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饰小翠。也正是由于她频频亮相银幕,频频出现在水银灯下,在她刚拍完《烽火列车》时眼睛就出现问题,经诊断为“尖端劳损性眼疾”并发展到“玻璃障体出血”。导致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时,小翠一角换上宋雪娟顶替。

就这样,一位本应大红大紫、冉冉上升的电影明星,因患眼疾而于上世纪60年代淡出影坛,日后又患上高血压与心脏病。由于身体欠佳,后期她的工作主要放在剧团招考学员和教学,还参与多部译制片的配音工作。

1986年,杨洸随时任长影厂副厂长的丈夫调到珠海工作。庞学勤任珠海市政协副主席,离休后仍关心珠海的影视文化事业。杨洸在市文化局退休后,过上安逸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杨洸虽然失去她一生挚爱的银幕,但她收获了家人对她一往情深的爱。在她备受病痛困扰的漫长岁月里,是丈夫庞学勤对她不离不弃,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夫妻相濡以沫,牵手走过半个世纪的艰辛与欢乐。让杨洸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都各自成才,大儿子庞好继承父母的衣钵,已成为独当一面的第六代导演,大儿媳东方闻樱是制片人又是影视明星;小儿子庞洋从事商贸,小儿媳刘铁君业余创作了好几个影视剧本。

2004年6月15日晚8点零8分,杨洸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珠海逝世,享年72岁。

Darsteller

1960
1960
1959
1959
1958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continue. Click here to login or here to sign up.

Es fehlt ein Film oder eine Serie? Logge dich ein zum Ergänzen.

Allgemein

s Fokus auf Suchfeld
p Profil öffnen
esc Fenster schließen
? Tastenkürzel anzeigen

Videos

b Zurück
e Bearbeiten

Staffeln

Nächste Staffel
Vorherige Staffel

Episoden

Nächste Episode
Vorherige Episode

Bilder

a Poster oder Hintergrundbild hinzufügen

Editieren

t Sprachauswahl öffnen
ctrl+ s Speichern

Diskussionen

n Neue Diskussion erstellen
w Beobachten an / aus
p Diskussion öffentlich / privat
c Diskussion öffnen / schließen
a Diskussionsverlauf anzeigen
r Auf Diskussion antworten
l Letzte Antwort anzeigen
ctrl+ enter Senden
Nächste Seite
Vorherige Seite

Einstellungen

Diesen Eintrag bewerten oder zu einer Liste hinzufügen?

Anmel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