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JrIhjpfi8qbePVEcsjMtzvXFz.jpg)
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1920年4月4日生于法国南锡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中产阶级家庭。(1971年,Rohmer在接受《电影季刊》(Film Quarterly)的Graham Petrie访谈时称自己出生于1923年)。侯麦是法国新浪潮中最细致入微也是水平最稳的影人,他是这次运动中年纪最老却最晚赢得国际注目的电影作者,他为数不少的作品之间多数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特色酷似大文学家巴尔扎克,因此侯麦也被称为是电影界的“巴尔扎克”。和新浪潮其它大导演一样,他出身自《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身份。
他在从事电影之前曾做过八年的文学教授。40年代开始撰写影评,曾为多家专业报刊(如《艺术》、《当代》、《电影杂志》、《电影报》)撰写了大量影评,50年代写作过论述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霍克斯Howard Hawks、雷诺阿Jean Renoir、沟口健二、希区柯克等电影大师的论文,并以《论茂瑙影片〈浮士德〉的空间组织》的论文获博士学位。1957-1963年,任法国《电影手册》主编。1968年起,开始参与大学的电影教育,长期担任法国第三大学教授。
侯麦于1950年开始拍摄短片。1959年,导演第一部长片《狮子星座》。1963年参加影片《巴黎见闻》的拍摄,导演了该片的第4个插曲《星形广场》(1965)。从1962年起不断拍片,其中包括三组系列:第一系列是《六个道德故事》(1962-1972),第二个系列是《喜剧与谚语》(1981-1987),第三组是《人间四季》(1989-1998)。
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授与侯麦终身成就奖(Career Golden Lion)。
2010年1月11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9岁。
